公益“洁”力棒 共创伙伴心声:致初心 敬未beat365平台,来——做自己的向日葵
发布时间:2025-02-22 19:02:29点击:
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,我有幸与社会工作领域的众多杰出教师和同行交流,吸收了该领域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。我并不介意坦白,在前往深圳参加首站学习之前,我对ESG的概念一无所知,为此我专门进行了深入的网络搜索学习。从深圳到成都,再到上海,我与57位同伴共同学习、相互扶持,一路受到游院、于长江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与支持,我所获得的收获和感悟,实非“受益匪浅”一词所能完全表达。
昨日观赏了一部近期备受关注的影片《小小的我》,影片中刘春和的成长历程深深触动了我。刘春和自幼患有脑瘫,尽管身体残缺,他依然不懈努力,积极向上。他言道:“尽管我身躯残缺,但我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个体。在幸福的定义中,理应包含我们每一个人。”他以顽强的意志和行动,影响并激励了周围的人们。我自省,虽未拥有刘春和那般超凡的意志力,但我同样拥有坚持所爱的勇气与决心。过去一年,我一直在准备参加高级社会工作师面试评审的材料,这亦让我有机会回顾自己从事社会工作以来的种种经历。自2005年踏入社区工作至今,已满二十年。我衷心感激当年那懵懂的选择,以及随后的坚持。尽管我曾面临在严冬中被拒之门外的尴尬局面,也曾遭遇被一群者围攻、指责的绝望时刻,但这些经历并未削弱我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的信念,反而使我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坚定。这些年,我在45岁之际,荣获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学位,顺利通过高级社会工作师的笔试和面试,并完成了公益洁力棒研习共创计划的所有课程学习。我指导的公益项目“洁柔生命历程故事”已成功入围初赛。一路走来,经历了无数挫折与低谷。在参与深圳洁柔·公益洁力棒研习共创计划的过程中,我不仅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,更重要的是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导师。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社会工作者,也让我对社会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在与他们的交流和互动中,我不断获得启发和鼓舞,深刻认识到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。
2024年12月31日,《浙江宣传》一篇新年贺词可以代表所有在努力前行的社工心声:敬我不能,尽我所有。之所以选择勇敢地逆势而上,不是因为它轻而易举,而正是因为它的正确而艰难。历史一再证明,那些经历挫折的洗礼、从逆境中锤炼出的生存法则,才是成为强者的底层逻辑。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此,我们每个人也一样。每个时代都会有它的颠簸,当它传导至个体,我们的感受和困难是具象的。在一些年轻人的场域里,有挣扎,有徘徊,有迷茫。一边是对勤劳致富的怀疑,一边是对一夜成名的追逐。期待与现实的落差,付出与收获的失衡,有时让奋斗与坚守变得陌生。在社会工作领域,专业坚守与生活热爱并存。尽管付出未必获得认可,服务效果未必显著,社会工作者依然能够无怨无悔地奉献。竭尽所能,敬重所不能,铭记初心,方能始终如一。正如向日葵一般,无论阳光多么强烈,它始终面向太阳,吸收光明与温暖,并将这份能量传递给周围的人。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亦是如此,尽管有时会感到疲惫与无力,但只要心中有光,就能照亮前行的道路,给予他人希望与力量。我期望每位社会工作者都能成为一株朝气蓬勃的向日葵,用自己的光芒温暖他人,也温暖自己,共同缔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。
高级社会工作师,宁波海曙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。自2005年从基层社工起步,曾担任社区书记,2017年转岗至协会,作为海曙首批社会工作示范岗位之一,在社会工作领域深耕20年。
在工作中,陈李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组织策划并实施了 100 多个社会工作项目,打造了 “海星计划”“壹计划” 等具有海曙特色的品牌项目,助力基层治理与城乡融合发展。在司法矫正领域,陈李红主导创建了 “曙新未来” 项目品牌beat365平台,,相关案例荣获全国百优案例奖和 MSW 案例大赛优胜奖。同时,陈李红通过人大代表和党代表平台,积极提交提案,推动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发展,并参与制定了 5 项团体标准,其中 2 项为市级标准,促进了本土社会工作的规范化。此外,陈李红带领团队成立了宁波首家区级社会工作学院,与高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,培养了 12 名社工实务硕导,培育了 30 余支社区社会组织和 12 家专业机构beat365平台,,为社会工作人才输送和基层治理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。陈李红还总结推广 “海曙模式”,发表了 20 余篇专业案例及论文,为全国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。未来,陈李红将继续秉持初心,为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